到底调控有没有实质效用?根本原因就在于市场是否有效监管,而现在错就错在用干预市场来代替监管市场。
观点地产网 梁嘉欣 虽然市场一再慎言楼市二次调控,但目前的迹象表明,堪称猛烈的的百日新政之后,二次调控还是悄然降临了,只不过,本轮的调控可能换了一幅更温和的面孔出现。
近日,深圳、天津等地均陆续出台了有关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的措施。细看该些监管条文,大多数还是“老调重弹”,不少业内人士均表示,这恐怕是地方政府向外释放稳定房价的信号,把房价上涨苗头给“稳定”下来。而有开发商更是直言,监管办法的出台对开发商并不构成威胁,只是再次明确了规范市场的标准。
在此轮监管办法的出台中,最引人关注可能还是有关北京将出台房地产预售资金监管政策的传言。传言称,北京《房地产预售资金监管办法》将对开发商预售资金收入实施专户管理,今后房地产企业或将不能直接收存预售资金,将统一划入监管账户。
消息还透露,该办法目前已完成征求意见,并有望在年内实施。正在酝酿类似制度的地区,还不止北京,苏州、武汉房地部门正在酝酿类似的措施。
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么北京将有望成为调控以来第一个酝酿执行楼盘预售款专项监管政策的城市。
大多数的分析人士认为,此项政策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房企的资金使用成本,最终导致开发商资金面陷入紧张局面,从而加速房价的下调。
这并非危言耸听,潘石屹早前就曾透露,房地产开发商平时周转的资金有超过6、7成是来自于预售款。一旦预售回款被锁定,很可能出现开发商无力支付新拿土地的土地款等情况。类似监管措施无疑将会使得开发商资金利用率大幅度降低。
自4月楼市新政密集出台,各类对市场的揣测频繁见诸报端,各类谣言满天飞,市场时好时坏,让楼市政策环境一时间犹如“雾里看花”。
到底调控有没有实质效用?根本原因就在于市场是否有效监管,而现在错就错在用干预市场来代替监管市场。
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就曾表示:“市场经济中,再强大的政府,也驾驭不了市场。”事实上,市场经济运行需要的不仅是私有财产的保护,而是有效的市场监管、信息的对称和公平的竞争环境,房地产市场同样如此。
如果能把房地产领域的所有信息建立起完整可信的信息系统,将来的房地产市场监管,政策调控也许就会更加地有的放矢,房地产市场的争论也就不会鸡一嘴鸭一嘴了。也只有如此,房地产市场才能有序平稳地发展。 |